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 > 乙肝专区 > 乙肝 > 乙肝检查 >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从理论上讲都有哪几种方法

文章来源: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 69直接咨询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广大慢性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的治疗方法,但是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疗效十分好的,能够让广大乙肝患者得到满意结果的方法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生?原因就是因为慢性的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持续性的进行复制,一直都不能被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治疗的药物所能清楚掉.所以对于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广大的医务工作者都在不断的进行研究.那么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从理论上讲都有哪几种方法?


  1.提高机体免疫系统抗乙肝病毒的能力,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


  应用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可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阻止或改变疾病的发展,可能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目的.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包括:左旋咪唑、胸腺肽、白细胞介素-2、转移因子、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乙肝免疫球蛋白等.对这些免疫调节药物抗病毒效果总的印象是:这些免疫调节剂在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面,虽已显示不同程度的有益作用,但在清除乙肝病毒方面尚未见到确切持久的疗效.


  2.制造一个不利于乙肝病毒复制的环境,间接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干扰素(IFN)就是这样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是体内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它的抗病毒机理是与细胞膜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内产生一种被称做"抗病毒蛋白"的酶,为病毒制造了一个不利于其复制的环境,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此外,干扰素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肝已有20余年经验.但其效果有限,一般有效率为30%-40%,持续效果在20%左右.干扰素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主要是抑制病毒复制,难以清除病毒,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且需长期注射,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干扰素抗体,或HBV的前C区变异,而影响治疗效果.


  3.直接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使乙肝病毒不能复制.


  核苷类药物就是这样一类抗病毒药物,它可通过不同环节直接抑制乙肝病毒DNA合成,从而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老一代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腺苷,阿昔洛韦等,由于毒性大,疗效差,临床已很少应用.新一代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在新一代核苷类药物中,拉米夫定(贺普丁)是迄今为止唯一经历长期慢性乙肝治疗试验的核苷类药物.


  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一个是HBV-DNA多聚酶,它就像乙肝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于病毒复制中的多个环节.如果没有它的"催化",乙肝病毒的复制也就停止了.拉米夫定就是这种酶的强有力的抑制剂.大量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治疗慢性乙肝,连续2周后,血清HBV-DNA水平开始下降.但长时间用药后,疗效开始出现反弹.


  但乙肝病毒复制的另一个关键是:病毒进入肝细胞内后,在"催化剂"HBV-DNA多聚酶的作用下,可形成一种叫做"cccDNA"的"根",深深地"扎根"在肝细胞内,而拉米夫定对这个"根"没有作用,它不能"斩草除根".一旦停药,这种cccDNA即可作为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重新恢复复制病毒的能力.但长期治疗部分病人可发生病毒变异,引起耐药.这就是拉米夫定的不足,也是所有核苷类药物的不足.


  4.清除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如果要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就要清除乙肝病毒的cccDNA,但这种cccDNA的半衰期很长,与肝细胞的寿命相仿,一般可能为10天~100天.只有HBV感染的肝细胞破坏后,cccDNA才能被清除.目前的抗病毒药物都不能完全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的cccDNA.


  以上内容就是河南省医药附属医院肝病医生正规针对于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从理论上讲都有哪几种方法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大家通过上面的内容介绍后就会很快的清楚和明白了这个问题.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进行治疗,乙肝患者千万不能随意的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样对身体和对疾病都是有妨碍的.另外,在饮食上也要合理的进行安排,多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